1、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2、万物皆有因,因而不可轻视。
3、君子谋道不谋食,耕而不绩。
4、知食足而知荣辱,知荣辱而知得失。
5、大丈夫当为xx社稷立功,而不能为小利而废大义。
6、废义违道必招灾祸,行义追道必得天下。
7、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,尽矣。
8、君子终日思维己过,效法人之善,而不恶人之过。
9、巧言令色,鲜矣仁!
10、君子敬以友,义以言。
11、孔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
12、言行一致,和而不同,是为君子。
13、子曰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能久矣。”
14、中庸之道,能使民心安稳,物各得其所。
15、莫学盗跖之足,无盼乎三年之丧。
16、孔子强调学习正派人的优秀品质,不可学习恶人。
17、远乎善矣,不可及也。
18、孔子说,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这五种品德达到极致,是难以企及的。
19、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
20、智者不必犹豫不决,但要承认错误,不断完善自己。
21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善成人之恶。
22、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律,而不是给自己任性。
23、所谓诚其意,达其道,无恒其德。
24、做事要诚实守信,对人说到做到,才能真正得到尊重。
25、孔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
26、信用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,没有信用,连人的心也难以得到。
27、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
28、成功不宜骄傲,而应保持谦虚和平和的心态。
29、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
30、知道某种东西不如曾经体验过,而体验过又不及真正喜爱它的人。
31、是以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
32、孔子强调要恰当对待权力,学习不断前进。
33、子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
34、要志向高远,紧扣道德,悦纳仁爱,锤炼技艺。
35、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36、君子事业前进靠的是道义和责任感,而小人则会因为个人私利而自私自利。
37、君子贞而不谅,诚而不怒。
38、君子保持节操,宽厚大度,不为小事斤斤计较,不轻易动怒。
39、子曰:“让梨,有反得之乎?”
40、孔子说:“多让利人,是不是会收到更多好处呢?”
41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
42、做事要有明确自己的立场和目标,才能确保心态平稳,不为小利感到烦恼。
43、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
44、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,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。
45、子曰:“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
46、君子应该设定三个戒律:在年轻时要戒色浮躁,在壮年时要戒斗心嫉妒,晚年时要戒得意忘形。
47、子曰:“有教无类。”
48、孔子认为,教育应该公平无私,不存在阶级或种族之分。
49、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
50、君子的交往要淡泊如水,对待小人之间的交往应该谨慎。
51、子曰: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
52、有共同的愿景,但方法不同的两个人,不应该联手干事。
53、君子差其事而后成,小人成其事而后差。
54、真正的君子首先考虑是否做得对,才会将事情完成地很好。小人反过来,做好以后再考虑做对与否。
55、子曰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,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”
56、孔子强调,不仅要了解对方,还要尝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。胜过别人不如先成为强大的自己。
57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
58、智者喜欢清静安宁,因为那里没有干扰,而仁人则喜欢去山里,观赏自然界的美丽。
59、正己者,正人;正人者,正事。
60、想成为一个正人,首先要正视自己,不断完善自己,然后才能正事业、正社会、正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