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以善度众生,以慈悲为怀。——《大乘起信论》
2、众生皆苦,皆有十恶业报。——《法华经》
3、大道无门,唯靠入门。——《华严经》
4、修行道路上,要心无杂念,全然专注。——《四十二章经》
5、慈悲是菩萨的最高境界。——《心经》
6、常存菩提之心,不离三业。——《法华经》
7、学得五车书,不如行得一脚路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8、众生皆有佛性,智慧本具。——《华严经》
9、不放逸,不执着,即为菩萨。——《如来藏经》
10、投身于菩提道,无畏无忧。——《心经》
11、惟以无上菩提为职业,发一切智以普渡众生。——《楞严经》
12、一念不生,万法皆空。——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
13、不恋爱,不執著,自在生活。——《金剛經》
14、十方世界不如一心真诚。——《华严经》
15、有取必有舍,有是必有非。——《心经》
16、慈心善愿,消灭一切恶业。——《法华经》
17、妙修贵在真诚,三缀净因决绝修。——《法华经》
18、凡夫只知趣逐利益,不加思量后福祸。——《四十二章经》
19、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——《老子》
20、施比受更有福,退让能胜攻击。——《海印经》
21、并无一物,何处可染?——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
22、惟日日精進,莫以淺識限之。——《法華經》
23、常住坚固心,不被外界干扰。——《华严经》
24、开口必先化自己,修行方能普度众生。——《法华经》
25、因果是个轮回,善恶报应必然。——《大乘起信论》
26、成功的快乐,来自用功的过程。——《杂阿含经》
27、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——《论语》
28、学不如修,修不如齐。——《法华经》
29、千山万水,无非教化众生。——《华严经》
30、人生在世,求得心安才是最大幸福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31、故知自我应说,福德利行寄之。——《涅槃经》
32、若随一物而求生,生死相续,纷繁不止。——《华严经》
33、安乐在我,不在外物。——《维摩诘经》
34、事到临头方抱佛脚,志在修道永不退。——《法华经》
35、能自疑惑而不畏,于行者修得无穷。——《维摩诘经》
36、心中有佛,闻法即契悟。——《华严经》
37、无善业除,无恶业增,即是菩萨道。——《大乘起信论》
38、无动于中,寂然不动,此乃大道。——《庄子》
39、去留无意,逍遥自在。——《禅宗文献》
40、若要取信于世人,先修自心不二。——《华严经》
41、不论物是人非,心澄则明。——《妙法莲华经》
42、业障深重,用心才能清净。——《楞严经》
43、切莫用儿女情长,误事修行真事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44、有恒何愁无成功,时时刻刻在努力。——《华严经》
45、以慈心待人,以无私之心行善。——《四十二章经》
46、按照佛法办事,修炼正念。——《法华经》
47、学无止境,修无穷期。——《心经》
48、智慧是通往自由之路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49、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50、众生皆苦,唯有佛法能开解。——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